Ink Studio
Skip to main content
Menu
艺术家
最新动态
展览
艺博会
出版刊物
艺评材料
视频
关于墨齋
EN
中文
Menu
EN
中文
视频
冰逸:峨眉飞瀑
墨斋画廊荣幸地举办展览冰逸的在墨斋北京画廊的第二次个展 《 冰逸:不可能的仙山》。冰逸(1975年生于北京)同时身兼建筑设计师、作家、策展人、文化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等身份,其丰富多元的艺术实践融合了她对生态学、科学、哲学、史学和美学等领域的兴趣,并涵盖了大地与环境艺术、特定场域的建筑-装置艺术、音乐与文学创作、水墨绘画以及行为表演艺术。在赴美攻读生物医学与电子工程专业后,她于2005年取得耶鲁大学艺术史与考古学博士学位,论文题目为汉代艺术史。
更多
冰逸:废墟预告片
INKstudio is honored to present Bingyi’s second solo exhibition at our Beijing gallery
Bingyi: Impossible Landscapes.
An artist, architectural designer,...
更多
徐冰:文字与自然
墨斋画廊荣幸地举办展览“徐冰:文字与自然”,由艺术家长期合作的策展伙伴、墨斋的艺术总监林似竹博士担任策展人。展览时间为2018年7月14日至9月23日。视频截取自林似竹博士制作的 纪录片《墨咏:徐冰的符号学》(2016)。
更多
行影支离布展过程图
录像、剪辑:杨浚承。
更多
黄致阳:千灵显
录像、剪辑:杨浚承。
更多
熊辉:传移摹写
录像、剪辑:杨浚承。
更多
秋麦:影幔
录像、剪辑:杨浚承。
更多
行影支离:影像装置
录像、剪辑:杨浚承。
更多
墨迹与骨灰:戴光郁访谈
访谈、录像、剪辑:杨浚承。
更多
黑的时空:杨诘苍访谈
访谈、录像、剪接:杨浚承。
更多
泰祥洲:方便法门
摄像、剪接:杨浚承、董晓坤。
更多
璇玑万象:泰祥洲访谈
访谈、剪接:杨浚承。录像:杨浚承、杨帆。
更多
冰逸、何云昌、箫岭参与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Crossover栏目
墨斋画廊总监箫岭和艺术家冰逸在2016年3月12日的CCTV英语频道的Crossover栏目中讨论中国当代艺术。节目于2016年3月12日播出,同时介绍了艺术家何云昌和刘丹。
更多
冰逸:风的形状
节录自冰逸、温成作品《富春》。特别感谢摄像师温成。
更多
色界密视——黄致阳访谈
更多
魏立刚草书创作演示短片
更多
墨咏:当代水墨画家系列
林似竹
《墨咏:当代水墨画家系列》是由林似竹博士导演的记录片系列。由于水墨浸入媒材的即时表演属性,视频成为了阐明艺术家构思过程和引导观众浸入绘画过程的合适媒介。 影片以独特视角向国际观众重新展现一种在中国历时千年的艺术语言,展示艺术家在工作室的创作过程,并介绍了一系列当代水墨画家面临的艺术抉择:为何以水墨为媒介?水墨媒介的表现性与其它媒介有什么不同?用水墨作画的过程如何?艺术家如何面对和解决如传统、创造性和个人表达等问题? 《崔如琢的谜语》 崔如琢探讨山水绘画的不同途径,包括写实、写意等。 《陈海燕的梦》 陈海燕的绘画和版画创作都来源于梦境。她的版画创作步骤也十分独特。 《李华生的矛盾》 作为著名传统山水画家的李华生决定展开一种全新的绘画实践方式。 《李津的盛宴》 李津热爱食物,并以食物为喻,表现水墨绘画的独特侧面。 《王冬龄的线条行为》 作为在传统意义上重要的书法家和先锋试验艺术家,王冬龄以其书法表演实践将书法带到了当代艺术的新维度。 《徐冰的符号学》 对语言着迷的徐冰在其艺术实践中挖掘语言的意义。在视频中,徐冰绘制了用文字组成的山水。 《杨诘苍的骨与气》 杨诘苍不仅是一位画家和书法家,也是一位全球性的社会活动者。与中国当代艺术的惯性相反,他不用西方前卫艺术的手法批判中国当代社会,反而用传统笔墨的表现力和道家的反向思维,揭示全球现状背后深层的社会和文化力量。 《冰逸的疯狂和墨法》 冰逸的实践包括以极其细微的笔触绘制的小幅作品,以及利用现场环境创作的巨幅作品。 《郑重宾:线》 在郑重宾三十年的艺术生涯,他融通中国传统水墨和西方抽象绘画,在系统地研究和分析了形象、质感、空间、动势、材料、几何形态这些东西方绘画所共有的基本要素后,郑重宾的作品使人直观地接感到物质的生命力。...
更多
魏立刚:视频文献精选1998-2006
更多
乱花渐欲迷人眼
更多
怒放:艺术家马文访谈
更多
层层天墙:内景外观
摄像、剪辑:杨浚承。
更多
王冬龄布鲁克林美术馆乱书《心经》
更多
现实不值得你去爱
更多
王冬龄 新西兰奥克兰美术馆现场书法表演乱书心经
更多
李津:自在墨法
更多
无尽的戈壁滩就是我
更多
冰逸的千里江山
冰逸的绢本长卷《囙:千里江山》(2011-2015)正在参与伊斯坦布尔现代美术馆群展“消耗殆尽”(Till It's Gone)。该展于2016年1月13日开幕,集合20位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包括小野洋子、Joni Mitchell、Mario Merz、Bas Jan Ader、Mark Dion等,透过多种媒介形式的作品探讨可持续发展及人类与自然关系的诸多命题。
更多
毛笔拿得住不容易
2015年7月25日,杨诘苍个展“香港 早晨”在香港中央图书馆开幕。开幕礼中,艺术家和策展人杨天娜、亚洲艺术文库资深研究员翁子健展开对话。(粤语和英语)
更多
关于《运行中的异化之景》
艺术家郑重宾介绍环境影像装置作品《运行中的异化之景》背后的想法。《运行中的异化之景》在北京墨斋画廊郑重宾个展“层层天墙”和威尼斯欧洲文化中心-本博宫群展“个人结构-跨越边界”展出。
更多
冰逸:《悬置》
关于冰逸2014年11月于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创作的行为和装置作品《悬置》,节录自温成拍摄、剪接的纪录片。
更多
屠杀与爱
艺术家杨诘仓讲述早期画作《屠杀》和《三人行》背后的故事,以及八十年代由具象到抽象的创作历程。两件作品一同参展墨斋群展“水墨与身体”。 此访谈2015年2月14日于北京墨斋进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