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Kstudio
Skip to main content
  • Menu
  • 艺术家
  • 最新动态
  • 展览
  • 艺博会
  • Viewing Room
  • 出版刊物
  • 艺评材料
  • 视频
  • 关于墨齋
  • EN
  • 中文
Menu
  • EN
  • 中文

“无声诗:有声事”: 陈海燕 & 陶艾民

以往 exhibition
2019年6月22日 - 9月1日
  • 概览
  • 作品
  • 展览现场
  • 活动
  • 分享
    • Facebook
    • X
    • Pinterest
    • Tumblr
    • Email
概览
Chen Haiyan 陈海燕, The Black Mountain Goat 黑山羊, 2015
Chen Haiyan 陈海燕, The Black Mountain Goat 黑山羊, 2015

 

这是一个关于“你”的展览

这是关于“所有人”的当代艺术

这是“每个人”都能产生共鸣的作品

这不仅仅是“她”的故事

这是“我们”的故事

 

 

墨斋画廊即将隆重呈现陈海燕与陶艾民的双人展“无声诗:有声事”。展览将围绕普通女人日常生活中鲜为人知的秘密、梦境、智慧以及真理等元素展开,以多元化的艺术作品和呈现方式展现女人勇于发声,勇于分享,将“无声”变为“有声”这一过程所带来的强大力量。这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的力量,是每个人都曾倾听的故事,也是每个人都在用生命谱写的诗歌。

 

是次展览由迈涯策展,作品既包括陈海燕与陶艾民在过去数十年创作生涯中的经典之作,也不乏具有探索精神的最新作品。陈海燕以自己的梦境为创作源泉的版画及水墨作品游弋于真实与虚幻之间,既是她个人内心世界的表达,同时也唤起所有观者共同的记忆。而陶艾民的记录片、搓衣板装置与女书作品等则展现了当代语境下女人之间的私密故事。二人将通过各自的作品,共同将一首荡气回肠的“无声诗”化作“有声事”,为观众呈现视觉与听觉等全方位的感官体验。

 

在以男性话语权为主导的人类历史长河之中,女性的故事常常是被淹没,被轻视,甚至被抹去的,大多随着岁月的流逝消失于无形之中。她们的日常生活亦是如此,常常被视为平淡无奇,微不足道,甚至不值得被记录,被重视,被歌颂,被纪念。

 

此次展览名称中的“无声诗(Undersong)”源自美国女性主义诗人奥德丽·罗德(Audre Lorde)的同名诗集。Undersong 的本意为“副歌”,指歌曲中区别于主歌的旋律段落,通常承载着整首歌曲的主旨与情感。这个古老的词汇在罗德笔下被赋予了新的含义——阐释了女性默默无闻的挣扎,尤其是那些被边缘化、被剥夺了权利的女人,她们往往意识不到自己身体里的潜在力量。

 

而本次展览的题目“无声诗”正是跟随罗德的脚步,将其放在女性主义诗学的语境中进行解读,并以此为线索,贯穿展览作品的核心概念。那些不曾讲述的故事,深埋心底的秘密,未曾说出的真理,以及无人分享的梦境,它们所蕴含的强大力量因压抑与沉默而无法实现。正如诗人玛吉·皮尔西(Marge Piercy)在《献给坚强的女人》中所写“坚强是我们彼此给予对方的力量。一个坚强的女人依旧深陷恐惧,直到我们都一起坚强起来。”而“无声”的沉默只能延续无力的现状。但诗人穆里尔·鲁凯泽(Muriel Rukeyser)却勇敢地发问:

 

“如果一个女人说出她最真实的人生,

这个世界将如何回应?”

 

“无声诗:有声事”即对这一发人深省的提问做出回应。通过陈海燕与陶艾民的多元媒介作品,“说出”那些淹没在历史长河中平凡女性的故事与人生,唤起我们每个人生活的点滴与共同的记忆,并展现“分享”的强大力量。

 

陈海燕(生于1955年)是中国最著名的版画艺术家之一。她的艺术与自己的梦境紧密相连,通过水墨、木刻、铜版画、木板水墨以及综合媒材等不同方式将她过去几十年记录下来的梦境生动地表现出来。在此过程中,她勇敢地卸下自我防备,向人们展现出她的内心世界,并将最真实的自己娓娓道来——困难与矛盾,恐惧与焦虑,欲望与希冀,同时也有对自我,对女性,以及对普罗大众的观察与洞悉。

 

陈海燕的梦境王国将观者置于各式各样的日常生活场景之中,这些场景仿佛都曾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反复出现,既亲切又离奇。就好像我们共同记忆的一个个微观缩影。她将困惑与疑虑,执着与坚韧,幽默与恐惧等不同情感元素以真实亲切的艺术语言交织于作品之中。

 

如一系列关于一只公牛的梦:在不同场景中,一只公牛一直在追她,监视她,给她写信,喝酒,想要跟她跳舞等等,而陈海燕则一直在试图摆脱公牛的“骚扰”。虽然每个梦中她都表达出不同的情绪,使出不同的对策——她让公牛先喝点酒,然后跟别人跳舞,最后醉了再和自己跳,那时就好对付它了——但这些荒唐的元素却又有一定的共性:都暗含着每个女性或多或少都经历过的来自男性的侵略与骚扰,这种焦虑和恐慌对她们来说再熟悉不过。

 

同样的,社会强加在女人身上的性别角色和不切实际的期许同样令她们感到压抑和无力,明明处在不公平的境遇之中却还不得不咬牙坚持。这种感受在陈海燕的梦中也有体现:一次,她发现自己一脚穿着高跟皮鞋,另一只脚却穿着平底大鞋,差点摔跟头。

 

陶艾民(生于1974年)则以多元化的视角和艺术语言进行创作。不论是从人类学的角度出发,还是以记录片的形式呈现,她的作品始终体现出对于物质文化的敏感与关注。 

 

陶艾民最初是以她的一系列以搓衣板为主体所创作的装置、拓印以及水墨作品进入国际视野的。这些老旧的搓衣板经过农村妇女们经年累月的反复搓洗,已变得棱角光滑,变形开裂,而这些痕迹却记录了女人们日复一日在汗水与付出中消磨的青春。

 

她的另一系列作品《残莲》,则以影像、照片以及生活用品等不同方式记录了她的一位房东老太太的日常生活。从90年代一直到2000年左右,陶艾民记录下这位裹小脚的老人逐渐衰弱,老去,但却依然坚强独立,活出尊严的过程。

 

陶艾民的最新作品则由搓衣板系列出发,继续挖掘能够记录女性生活的艺术语言,以展现女性群体的强大力量。她开始学习老家湖南江永县流传的世界上唯一的女性文字——女书,并与当地的女书传人,以及语言学、女性研究等领域的学者们一起,为保护和传承这女人之间代代流传,如今却濒临消亡的女书做出自己的贡献。

 

她将女书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之中,通过书信,书籍,折扇,刺绣,对联等传统形式,诉说女人之间的秘密、故事、忏悔、智慧和知识,进而诠释现代女性在当今社会所面临的困境、压力和挑战,并让女书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在当代语境下重获新生。在展览开幕当天,陶艾民将邀请现场观众参与她的女书创作,与她分享自己的秘密。她将根据不同的故事内容以女书进行纸上作品的创作。

 

“无声诗:有声事”中陈海燕与陶艾民两代女性艺术家作品之间的对话,折射出千千万万普通中国女人的平凡生活。当我们不再沉默,敢于分享,一起发声,我们将以前所未有的力量让世界听见这首女人们世世代代所谱写的无声之诗,恰如穆里尔·鲁凯泽所述——“用我的一生听你诉说。”

  

而对于鲁凯泽之前的发问:“如果一个女人说出她最真实的人生,这个世界将如何回应?”她的回答是:

 

“整个世界将破裂开来。”

 

 

“无声诗:有声事”正是劈开这世界的精准一击,让这被沉默包裹着的旧世界在打破沉默,分享秘密、故事、真理与梦境的所带来的强大力量中破裂,瓦解。

 

~迈涯

 

 

关于艺术家

 

陈海燕

 

陈海燕(1955年生于辽宁)1984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今杭州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通过木版画和水墨画这两种传统媒介,她将个人转瞬即逝的鹏游蝶梦与当今中国日新月异的社会现实编织交错。她的创作主题——源于无意识的梦中画面——完美地结合了中国传统的精英美学和粗犷的地方特色。陈海燕曾在国内外知名博物馆、画廊及艺术机构举办展览,其中包括美国加州亚太博物馆,德国马乐伯画廊,德国柏林世界文化中心,美国波特兰里德学院,大英博物馆,加拿大温哥华市美术学院,上海博物馆,北京中国美术馆,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及杭州浙江美术馆等。最新重要个展包括:北京墨斋画廊(2013年),福建省美术馆(2016年),以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佩拉美术馆(2019年)等。

 

陈海燕现任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前浙江美术学院)版画系教授。她是由林似竹博士导演并制作的系列纪录片《墨咏:当代水墨艺术家》中所呈现的艺术家之一。同时她的作品也出版于由林似竹博士编辑,美国D.A.P.公司发行的学术著作《陈海燕:刻心》。陈海燕的作品被世界各地重要艺术博物馆及机构收藏,其中包括大英博物馆,悉尼博物馆,美国波特兰博物馆,美国加州亚太博物馆,悉尼白兔美术馆,上海博物馆,天津博物馆,广东岭南美术馆,广东美术馆,以及北京中国美术馆等。

 

陶艾民

 

陶艾民(1974年生于湖南)1999毕业于福建国立华侨大学艺术系。她的艺术综合了现成品使用和民间艺术的手法,并涉及绘画、书法、拓印、影像、装置等多个门类。她的作品游弋于传统和当代艺术之间,关注艺术创作权、艺术自我表达、劳动、身体经验和集体记忆等问题,并提出深刻而细腻的哲思。陶艾民的作品曾于国内外众多博物馆、画廊及艺术机构展出,其中包括北京EGG画廊,北京大韵堂美术馆,北京红门画廊,意大利米兰世博会KIP国际馆,北京墨斋画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米马尔希南艺术大学,北京中华世纪坛当代艺术馆,美国费城卓克索大学美术馆,北京中国美术馆,北京今日美术馆,台湾台中国立台湾美术馆,第四届成都双年展,武汉美术馆,美国纽约Sepia International画廊,美国休斯敦Deborah Colton画廊,以及丹麦奥尔堡北日德兰艺术馆等。她曾荣获2006年“中国当代艺术文献展”新人奖,2008年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萧淑芳艺术提名奖,以及2009年“艺术中国”年度艺术家装置多媒体类提名。陶艾民的作品曾入选2016年“中国装置艺术三十年”最具影响力三十件装置作品,同时也被国内外重要博物馆及艺术机构收藏,包括北京炎黄艺术馆,成都现代艺术馆,北京长征艺术空间,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以及德国汤若望基金会等。

 

关于策展人

 

迈涯

 

迈涯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博士学位。现为策展人,艺术评论家,独立学者及翻译。迈涯在中国有二十余年的研究经历,曾获2010年“Yishu学刊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奖”。她参与撰写、合著、编辑及翻译了许多当代艺术相关著作,同时也参与了超过35个不同规模的亚洲当代艺术展览及公共艺术项目等活动的策划,曾担任策展人、策展协调人、理念策划、艺评人、项目总监及学术顾问等。重要展览包括:戴光郁个展“印痕:参与和抵抗的艺术”,北京墨斋画廊,郑重宾《运行中的异化之景》,欧洲文化中心-本博宫,威尼斯双年展,“Earthbound”群展,印度孟买Project88画廊,“西丽·娜沙特:列王纪”及“路易斯·布尔乔亚:孤身与共处”,北京林冠艺术基金会,群展“In You is the Illusion of Each Day”,印度新德里Latitude 28画廊,群展“Excrescence, The Guild”,印度孟买,“行动—相机:北京行为艺术摄影展”北京策展顾问,Morris and Helen Belkin美术馆,加拿大温哥华,群展“中国在建设中”,美国休斯敦Deborah Colton画廊等。迈涯有八年的大学执教经历,曾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及印度新德里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执教。同时她也在国际诸多大学、博物馆等艺术及研究机构主讲艺术及策展课程。迈涯目前还担任美国杜克大学出版社出版的《Positions: Asia Critique》期刊的艺术编辑。

 

关于墨斋

 

墨斋位于北京草场地,其使命是通过精心策划的展览项目,展现中国实验水墨对国际当代艺术的独特贡献。墨斋展览均由深度艺评、学术交流、中英双语出版和多媒体内容作为支持。墨斋代表艺术家包括冰逸、何云昌、李津、李华生、王冬龄、杨诘苍、郑重宾,涵盖绘画、书法、雕塑、装置、行为、摄影、影像等多种媒介。自2012创立至今,墨斋多次被邀参与纽约军械库艺术展、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上海西岸艺术设计博览会等国际艺术活动,其代理作品已被大都会美术馆、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香港M+博物馆等公共机构收藏。

作品
  • Chen Haiyan 陈海燕, Glimpsing the Green Dragon 看青龙, 2003
    Chen Haiyan 陈海燕, Glimpsing the Green Dragon 看青龙, 2003
  • Chen Haiyan 陈海燕, Words about the Wind 风的话, 2001
    Chen Haiyan 陈海燕, Words about the Wind 风的话, 2001
  • Chen Haiyan 陈海燕, The Locked Up Water Spigot 被锁的水龙头, 2004
    Chen Haiyan 陈海燕, The Locked Up Water Spigot 被锁的水龙头, 2004
  • Chen Haiyan 陈海燕, The Loose Mountain Rock 松动的山石, 2012
    Chen Haiyan 陈海燕, The Loose Mountain Rock 松动的山石, 2012
  • Chen Haiyan 陈海燕, The Dragonflies My Son Set Free a Second Time 儿子再次放飞的蜻蜓, 2004
    Chen Haiyan 陈海燕, The Dragonflies My Son Set Free a Second Time 儿子再次放飞的蜻蜓, 2004
  • Chen Haiyan 陈海燕, The Fish that Turned into a Bird 鱼变鸟了, 2004
    Chen Haiyan 陈海燕, The Fish that Turned into a Bird 鱼变鸟了, 2004
  • Chen Haiyan 陈海燕, Fateful Encounter 缘•相遇, 2014
    Chen Haiyan 陈海燕, Fateful Encounter 缘•相遇, 2014
  • Chen Haiyan 陈海燕, What a Relief! 捏把汗, 1996
    Chen Haiyan 陈海燕, What a Relief! 捏把汗, 1996
  • Chen Haiyan 陈海燕, Game Cat 游戏猫, 1996
    Chen Haiyan 陈海燕, Game Cat 游戏猫, 1996
  • Chen Haiyan 陈海燕, Painting the Magpies 画雀, 1996
    Chen Haiyan 陈海燕, Painting the Magpies 画雀, 1996
  • Chen Haiyan 陈海燕, Fortuneteller Bird 算命鸟, 1998
    Chen Haiyan 陈海燕, Fortuneteller Bird 算命鸟, 1998
  • Chen Haiyan 陈海燕, Roses and the Four-Legged Snake 玫瑰花与四脚蛇, 1998
    Chen Haiyan 陈海燕, Roses and the Four-Legged Snake 玫瑰花与四脚蛇, 1998
  • Chen Haiyan 陈海燕, The Fish Who Eats Leaves 吃树叶的鱼, 1998
    Chen Haiyan 陈海燕, The Fish Who Eats Leaves 吃树叶的鱼, 1998
  • Chen Haiyan 陈海燕, The Cat Who Does not Eat Fish Bones 不吃鱼骨的猫, 1998
    Chen Haiyan 陈海燕, The Cat Who Does not Eat Fish Bones 不吃鱼骨的猫, 1998
  • Chen Haiyan 陈海燕, The Hole at the Bottom of the Planter 花盆底下的洞, 2002
    Chen Haiyan 陈海燕, The Hole at the Bottom of the Planter 花盆底下的洞, 2002
  • Chen Haiyan 陈海燕, The Frog 青蛙, 2002
    Chen Haiyan 陈海燕, The Frog 青蛙, 2002
  • Chen Haiyan 陈海燕, The Tiger 虎, 2015
    Chen Haiyan 陈海燕, The Tiger 虎, 2015
  • Chen Haiyan 陈海燕, The Water Tank in the House 家中的水池, 2015
    Chen Haiyan 陈海燕, The Water Tank in the House 家中的水池, 2015
  • Chen Haiyan 陈海燕, The Black Mountain Goat 黑山羊, 2015
    Chen Haiyan 陈海燕, The Black Mountain Goat 黑山羊, 2015
  • Chen Haiyan 陈海燕, The Rooster Outside the Window 窗外的鸡, 2015
    Chen Haiyan 陈海燕, The Rooster Outside the Window 窗外的鸡, 2015
  • Chen Haiyan 陈海燕, Freud 弗洛伊德, 2018
    Chen Haiyan 陈海燕, Freud 弗洛伊德, 2018
  • Chen Haiyan 陈海燕, Untitled 无题, 1999
    Chen Haiyan 陈海燕, Untitled 无题, 1999
  • Chen Haiyan 陈海燕, A Little Boat 小船, 1986
    Chen Haiyan 陈海燕, A Little Boat 小船, 1986
  • Chen Haiyan 陈海燕, A Large Bull 大牛, 1986
    Chen Haiyan 陈海燕, A Large Bull 大牛, 1986
  • Chen Haiyan 陈海燕, Chasing the Bull 追牛, 1986
    Chen Haiyan 陈海燕, Chasing the Bull 追牛, 1986
  • Chen Haiyan 陈海燕, The Eye 眼睛, 1986
    Chen Haiyan 陈海燕, The Eye 眼睛, 1986
  • Chen Haiyan 陈海燕, Drinking Wine 喝酒, 1986
    Chen Haiyan 陈海燕, Drinking Wine 喝酒, 1986
  • Chen Haiyan 陈海燕, Mantis 螳螂, 1986
    Chen Haiyan 陈海燕, Mantis 螳螂, 1986
  • Chen Haiyan 陈海燕, Outside the Window 窗外, 1986
    Chen Haiyan 陈海燕, Outside the Window 窗外, 1986
  • Chen Haiyan 陈海燕, Set Free 放飞, 1986
    Chen Haiyan 陈海燕, Set Free 放飞, 1986
  • Chen Haiyan 陈海燕, I Imagine 我想, 1986
    Chen Haiyan 陈海燕, I Imagine 我想, 1986
  • Chen Haiyan 陈海燕, The Magpie 喜鹊, 1986
    Chen Haiyan 陈海燕, The Magpie 喜鹊, 1986
  • Chen Haiyan 陈海燕, Three Goddesses 三女神, 1986
    Chen Haiyan 陈海燕, Three Goddesses 三女神, 1986
  • Chen Haiyan 陈海燕, Hu Rui 胡瑞, 1986
    Chen Haiyan 陈海燕, Hu Rui 胡瑞, 1986
  • Chen Haiyan 陈海燕, The High-Heeled Shoe 高跟鞋, 1986
    Chen Haiyan 陈海燕, The High-Heeled Shoe 高跟鞋, 1986
  • Tao Aimin 陶艾民, Nv Shu: Mother and Daughter 女书·母女, 2019
    Tao Aimin 陶艾民, Nv Shu: Mother and Daughter 女书·母女, 2019
  • Tao Aimin 陶艾民,Book of Women 女人经, 2006

    Tao Aimin 陶艾民,Book of Women 女人经, 2006

  • Tao Aimin 陶艾民,The Secret Language of Women 女书, 2008

    Tao Aimin 陶艾民,The Secret Language of Women 女书, 2008

  • Tao Aimin 陶艾民, Secret fan: flourishing flowers 秘扇·繁花, 2019
    Tao Aimin 陶艾民, Secret fan: flourishing flowers 秘扇·繁花, 2019
  • Tao Aimin 陶艾民, Secret Fan: Mountain Flower 秘扇·山花, 2019
    Tao Aimin 陶艾民, Secret Fan: Mountain Flower 秘扇·山花, 2019
  • Tao Aimin 陶艾民, Secret Fan: Unconditional Love 秘扇·深爱, 2019
    Tao Aimin 陶艾民, Secret Fan: Unconditional Love 秘扇·深爱, 2019
  • Tao Aimin 陶艾民, Secret Fan: Qingming 秘扇·清明, 2019
    Tao Aimin 陶艾民, Secret Fan: Qingming 秘扇·清明, 2019
  • Tao Aimin 陶艾民, Secret Fan: Happiness 秘扇·承欢, 2019
    Tao Aimin 陶艾民, Secret Fan: Happiness 秘扇·承欢, 2019
  • Tao Aimin 陶艾民, Secret Fan: Rock 秘扇·磐石, 2019
    Tao Aimin 陶艾民, Secret Fan: Rock 秘扇·磐石, 2019
  • Tao Aimin 陶艾民, Secret Fan: Spiritual Connection 秘扇·神交, 2019
    Tao Aimin 陶艾民, Secret Fan: Spiritual Connection 秘扇·神交, 2019
  • Tao Aimin 陶艾民, Secret Fan: Snow Lotus 秘扇·雪莲, 2019
    Tao Aimin 陶艾民, Secret Fan: Snow Lotus 秘扇·雪莲, 2019
  • Tao Aimin 陶艾民, Secret Fan: Sea Buckthorns 秘扇·沙棘, 2019
    Tao Aimin 陶艾民, Secret Fan: Sea Buckthorns 秘扇·沙棘, 2019
  • Tao Aimin 陶艾民, Secret Fan: Lotus 秘扇·如莲, 2019
    Tao Aimin 陶艾民, Secret Fan: Lotus 秘扇·如莲, 2019
  • Tao Aimin 陶艾民, Secret Fan: Ink Stain 秘扇·墨象, 2019
    Tao Aimin 陶艾民, Secret Fan: Ink Stain 秘扇·墨象, 2019
  • Tao Aimin 陶艾民, Secret Fan: Reunion 秘扇·重圆, 2019
    Tao Aimin 陶艾民, Secret Fan: Reunion 秘扇·重圆, 2019
  • Tao Aimin 陶艾民, Secret Fan: Reunion 秘扇·重圆, 2019
    Tao Aimin 陶艾民, Secret Fan: Reunion 秘扇·重圆, 2019
  • Tao Aimin 陶艾民, Secret Fan: Kasaya Ring 秘扇·裟环, 2019
    Tao Aimin 陶艾民, Secret Fan: Kasaya Ring 秘扇·裟环, 2019
  • Tao Aimin 陶艾民, Secret Fan: Lattice 秘扇·阑珊, 2019
    Tao Aimin 陶艾民, Secret Fan: Lattice 秘扇·阑珊, 2019
  • Tao Aimin 陶艾民, Secret Fan: South Mountain 秘扇·南山, 2019
    Tao Aimin 陶艾民, Secret Fan: South Mountain 秘扇·南山, 2019
  • Tao Aimin 陶艾民, Secret Fan: Knowing 秘扇·知之, 2019
    Tao Aimin 陶艾民, Secret Fan: Knowing 秘扇·知之, 2019
  • Tao Aimin 陶艾民, Lotus Fragments 残莲, 2002-2011
    Tao Aimin 陶艾民, Lotus Fragments 残莲, 2002-2011
  • Tao Aimin 陶艾民, Lotus Fragments 残莲, 2002-2011
    Tao Aimin 陶艾民, Lotus Fragments 残莲, 2002-2011
  • Tao Aimin 陶艾民, Untitled III 无题三, 2015
    Tao Aimin 陶艾民, Untitled III 无题三, 2015
展览现场
Open a larger version of the following image in a popup: 2019 08 19 Ink Studio Undersong 0003 Hi Res
Open a larger version of the following image in a popup: 2019 08 19 Ink Studio Undersong 0005 Hi Res
Open a larger version of the following image in a popup: 2019 08 19 Ink Studio Undersong 0009 Hi Res
Open a larger version of the following image in a popup: 2019 08 19 Ink Studio Undersong 0012 Hi Res
Open a larger version of the following image in a popup: 2019 08 19 Ink Studio Undersong 0024 Hi Res
Open a larger version of the following image in a popup: 2019 08 19 Ink Studio Undersong 0014 Hi Res
Open a larger version of the following image in a popup: 2019 08 19 Ink Studio Undersong 0023 Hi Res
Open a larger version of the following image in a popup: 2019 08 19 Ink Studio Undersong 0027 Hi Res
Open a larger version of the following image in a popup: 2019 08 19 Ink Studio Undersong 0034 Hi Res
Open a larger version of the following image in a popup: 2019 08 19 Ink Studio Undersong 0026 Hi Res
Open a larger version of the following image in a popup: 2019 08 19 Ink Studio Undersong 0033 Hi Res
Open a larger version of the following image in a popup: 2019 08 19 Ink Studio Undersong 0038 Hi Res
Open a larger version of the following image in a popup: 2019 08 19 Ink Studio Undersong 0042 Hi Res
Open a larger version of the following image in a popup: 2019 08 19 Ink Studio Undersong 0044 Hi Res
Open a larger version of the following image in a popup: 2019 08 19 Ink Studio Undersong 0049 Hi Res
Open a larger version of the following image in a popup: 2019 08 19 Ink Studio Undersong 0047 Hi Res
Open a larger version of the following image in a popup: 2019 08 19 Ink Studio Undersong 0055 Hi Res
Open a larger version of the following image in a popup: 2019 08 19 Ink Studio Undersong 0056 Hi Res
Open a larger version of the following image in a popup: 2019 08 19 Ink Studio Undersong 0058 Hi Res
Open a larger version of the following image in a popup: 2019 08 19 Ink Studio Undersong 0054 Hi Res
Open a larger version of the following image in a popup: 2019 08 19 Ink Studio Undersong 0068 Hi Res
Open a larger version of the following image in a popup: 2019 08 19 Ink Studio Undersong 0063 Hi Res
Open a larger version of the following image in a popup: 2019 08 19 Ink Studio Undersong 0073 Hi Res
Open a larger version of the following image in a popup: 2019 08 19 Ink Studio Undersong 0070 Hi Res
Open a larger version of the following image in a popup: 2019 08 19 Ink Studio Undersong 0075 Hi Res
Open a larger version of the following image in a popup: 2019 08 19 Ink Studio Undersong 0062 Hi Res
Open a larger version of the following image in a popup: 2019 08 19 Ink Studio Undersong 0074 Hi Res
Open a larger version of the following image in a popup: 2019 08 19 Ink Studio Undersong 0059 Hi Res
Open a larger version of the following image in a popup: 2019 08 19 Ink Studio Undersong 0081 Hi Res
Open a larger version of the following image in a popup: 2019 08 19 Ink Studio Undersong 0083 Hi Res
Open a larger version of the following image in a popup: 2019 08 19 Ink Studio Undersong 0087 Hi Res
Open a larger version of the following image in a popup: 2019 08 19 Ink Studio Undersong 0088 Hi Res
Open a larger version of the following image in a popup: 2019 08 19 Ink Studio Undersong 0090 Hi Res
Open a larger version of the following image in a popup: 2019 08 19 Ink Studio Undersong 0092 Hi Res
Open a larger version of the following image in a popup: 2019 08 19 Ink Studio Undersong 0093 Hi Res
Open a larger version of the following image in a popup: 2019 08 19 Ink Studio Undersong 0082 Hi Res

Undersong: Secrets, Dreams, Truths and Power 无声诗:有声事

活动
  • Beijing Contemporary 2019

    Beijing Contemporary 2019

    熊辉&韦邦雨,焦应奇,陶艾民,徐冰 2019年8月29日 - 8月31日
    墨斋画廊将荣幸地参加于2019年8月29日至8月31日期间举办的Beijing Contemporary北京当代艺术展。在V13展位上,墨斋将推出五位艺术家的精彩作品,展现当代水墨多元化的艺术概念与表现形式。其中包括年轻艺术家熊辉及韦邦雨合作的《转生》系列作品,焦应奇的污染警示牌及照片作品,陶艾民的女书书法最新系列作品,以及徐冰的《天书》单页作品等。 熊辉 (1988 年生于香港)是山水画家熊海之子。他从未以乃父为师,水墨传统于他甚至是一种困扰。熊辉记得孩提时代曾在父亲的构图上偷偷加上一块打乱全域的石头。他以其他媒介创作多年之后,从2012 年开始在水墨中重新找到了自己的“ 声音” ,使用解构手法,摒弃传统笔墨,并从创作者与媒材、个体与父权,以及两位创作者之间的权力博弈中寻找表达的自由。熊辉的作品被香港M+ 美术馆以及香港艺术馆收藏。 韦邦雨 (1982 年出生于海南)两岁时移居香港。2006 年于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毕业后,专注原子笔纸本的水墨创作,透过编织线条和对自然的描绘表达情感与想法。他的画作获美国三藩市亚洲艺术博物馆及英国牛津大学Ashmolean Museum 收藏。重要展览包括与熊辉的合作计划“Same Line Twice” ,嘉图现代艺术(2017 ),群展“ 一墨相承 :香港艺术家十二人展展售会” ,香港苏富比艺术空间(2013 ),及个展“ 线于无限” 与“ 墨观” ,嘉图现代艺术(2009 ,2013 )等。 焦应奇 (1958年生于山东省)1983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艺术系油画专业,1989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焦应奇目前居住于北京,是一位概念艺术家。他的艺术创作涉及多个领域,从传统绘画,多媒体艺术,电脑乱码,到他现在所持续进行的新汉字造字研究。他曾在国内外众多美术馆及画廊举办展览,包括:“精神实验:焦应奇的实验文本与社会艺术”,北京THEROOM艺术计划(2016),“时间测试:国际录像艺术研究展”,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2016),“语言亭”,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2016),“国字研究”,北京箭厂空间(2013),巴西圣保罗双年展(1996),葡萄牙Madeira当代艺术馆(1995),以及马德里大学当代艺术博物馆(1994)等。此次北京当代期间展出的污染警示牌作品是焦应奇将汉字与社会现实问题相结合的系列作品之一。 陶艾民 (1974年生于湖南)虽然已在北京安家落户,但情感上却始终与这座城市保持着距离。她怀着感同身受的情怀和人类学者的好奇去观察农村妇女的生活,用一种意味深长的沉默,为她们默默无闻,随时可能被历史忘却的生命代言。陶艾民的艺术综合了现成品使用和民间艺术的手法,并涉及绘画、书法、拓印、影像、装置等多个门类。她的作品游弋于大众和精英文化、传统和当代艺术之间,对艺术创作权、艺术自我表达、劳动、身体经验和集体记忆等问题富有深刻而细腻的哲思。此次北京当代期间,墨斋将重点展示陶艾民以湖南江永女书为艺术灵感的书法作品,让即将被主流文化所遗忘的古老女性文字与当代女性的生活故事相结合,在当代艺术语境下得以新生。 徐冰 (1955年生于重庆)被广泛认为是当今语言学和符号学方面最重要的观念艺术家之一。曾因其“对社会,尤其在版画和书法领域中作出重要贡献的能力”获得美国麦克·阿瑟天才奖。徐冰生于重庆,并在北京长大,后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学习版画艺术。在他的版画学习阶段,文革、禅宗、以及他对意义与文字、书写和阅读之间关系的浓厚兴趣对他接下来的创作生涯有着深远的影响。他对汉字和英文字母进行了再创造,将无意义的中文和英文转化成为清晰可变的汉字,巧妙地挑战了人们对于这两种不同文字的理解。徐冰曾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伦敦大英博物馆等重要艺术机构举办个人艺术展。此次北京当代期间墨斋将重点展出《天书》系列单页作品。 关于北京当代 北京当代· 艺术展把展会的形式作为突破点,致力于中国艺术的价值推广,把对当代中国艺术价值的内部梳理与外部传播作为核心工作, 并联合画廊、机构、藏家、传媒及品牌,在共融、合作的精神下,构建一个推动当代中国艺术发展的整合性平台,把已获得文化主体性与价值系统性的当代中国艺术推介给文化市场和社会公众。北京当代· 艺术展常设“ 艺述”“ 价值”“ 未来”“ 活力”“ 众望” 等5 个单元。 关于墨斋 墨斋位于北京草场地,其使命是通过精心策划的展览项目,展现中国实验水墨对国际当代艺术的独特贡献。墨斋展览均由深度艺评、学术交流、中英双语出版和多媒体内容作为支持。墨斋每年举办三到四个展览,合作艺术家包括冰逸、戴光郁,何云昌、李津、李华生、王冬龄、杨诘苍、郑重宾,涵盖绘画、书法、雕塑、装置、行为、摄影、影像等多种媒介。自2012创立至今,墨斋多次被邀参与纽约军械库艺术展、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上海西岸艺术设计博览会等国际艺术活动,其代理作品已被大都会美术馆、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香港M+博物馆等公共机构收藏。
    更多

相关艺术家

  • Chen Haiyan 陈海燕

    Chen Haiyan 陈海燕

  • Tao Aimin 陶艾民

    Tao Aimin 陶艾民

回到展览
INKstudio 墨齋
 

电话:+86 10 6435 3291

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机场辅路草场地艺术区红一号B1,邮编100015

开放时间:星期二至星期天 (上午10:00 — 下午6:00)

 

Follow us on Wechat
微信关注
 
Facebook, opens in a new tab.
Instagram, opens in a new tab.
微博, opens in a new tab.
Join the mailing list
邮件
在Google Maps上找我们
Accessibility Policy
Manage cookies
版权所有 2025 INKstudio
网页支持 Artlogic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his site uses cookies to help make it more useful to you. Please contact us to find out more about our Cookie Policy.

Manage cookies
Accept

Cookie preferences

Check the boxes for the cookie categories you allow our site to use

Cookie options
Required for the website to function and cannot be disabled.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the website by storing choices you make about how it should function.
Allow us to collect anonymous usage data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xperience on our website.
Allow us to identify our visitors so that we can offer personalised, targeted marketing.
Save p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