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致阳《Zoon-北京生物》

余国梁

在《Zoon-北京生物》系列中,黄致阳用传统的笔墨,在绢上描绘了一个宏观的世界。这个世界中包含有植物、动物及其它有机生命体。与宋代画家(960-1279)纪念碑式的山水构图相似,黄致阳通过其大尺幅的作品来表现自然生生不息的力量。不同的是,黄致阳并非以山水,而是以生物的形式来隐喻这生生不息的力量。

 

这幅几乎与墙面等大的巨幅作品《Zoon-北京生物:春1号》(2013年作),其构图可分为五个部分(图一),画面最右侧及最左侧分别有一个直立的人形图象,同时,占据画面中心位置的也是一个人形图象。黄致阳所描绘的不是这些人象的外表,而是他们的内在结构、器官以及能量的流动——宋代理学家称之为"理",它是一种既有秩序又连贯的形式。

 

黄致阳以传统的山水画中表现山石结构和纹理的"皴法"来表现这些图象。然而,黄致阳的"皴法"并不仅仅是一种表现形式,它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艺术要素,是绘画作为一种动作的浓缩,所体现的是最根本的能量变化,即"气"。

 

为了使分散笔触结合成有序而连贯的形式(理),黄致阳用了两种互补的笔法。这一点清晰的呈现在此基本形式中(图二)。中心环形区域的笔触聚合成一个稳定的形态——象征着稳定性(阴)。而环形之外的笔触则向四周散发——象征着运动性(阳)。黄致阳作品中人形图象均由这样的笔触构成(或者说都产生于"气"的聚、散的运动)。这些笔触反映了力的对比和争让的变化:如果力在一处分散(图三)和扩张,则必在另一处聚拢和收缩(图四)。

 

正如恒星聚变产生向外扩张的力及向内的收缩的力。这两种互补的力在其动态平衡的过程中,会自然产生一种暂时的形式,这一形式可以在一个阶段中保持稳定。 这种赋予物体形式和连贯能量的力,中国哲人称之为"理" 。

 

与早期单屏作品《拜根党》、《肖形产房》或《Zoon-北京生物》系列有所不同的是,黄致阳将《Zoon-北京生物:春1号》(2013年作)中的人形图象置于山石峰峦和其它巨型的有机体,如植物(图五)、飞鸟(图六)和昆虫(图七)之间。 目前展出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一幅更大幅作品《Zoon-北京生物:春1号》(2014年作)(图八)同样也体现了这一特点。

 

黄致阳的生物有机体是一个混合物,各种生命形态之"理"相互融合、共生于其中——肩膀会变成鸟的翅膀(图九),腿可以发育成为花茎(图十)。此外,生命形式不仅相互融合,也与自然景观共同出现——山林从一个人体中生出(图十一),太阳变为一只飞翔的鸟(图十二)。在黄致阳看来,所有的生命都来自一个丰饶的世界,并且与 其它生命形式共同进化;人类并没有从自然中脱颖而出,而是自然的组成部分和产物。

 

中国哲学认为,纷繁复杂的自然界(万物的产生)都由乾坤变化而来。乾是生成的力量,它具有创造性,是产生所有差别和变异的阳性能量。坤是保存的力量,它是所有生命形式生殖和繁衍的阴性能量。当乾坤汇合,代代繁衍会带动生命形式的重复和传播(如生殖隔离会产生新物种)。这些原理拥有坚实的生物学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我们对传代、差异和重复加以选择,便能得到达尔文进化论。

 

注:正如结论显示,中国哲人的确忽略了自然选择,而设想出一个不断复杂化的自然界,其中某种共生、和谐的意志控制着物种之间的关联。因此,十九世纪末引进的自然选择观念,对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冲击,直接威胁到他们的存在感。对中国文化的缺陷可能带来文明毁灭的揣测,使他们深感恐惧。然而,事实上,进化微生物学家琳·马古利斯(Lynn Margulis)认为中国的和谐共生观念是否可以作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或者说至少与生物进化论中的自然选择一样有力,科学界还得等上一百年方才能有结论。

Zoon-Beijing Bio-Spring No. 1, 2013, ink on silk, 5 panels, each 475 x 120 cm.jpg
图一  黄致阳《北京生物之春1号》,2013年,水墨绢本,475x120cmx5
Huang Zhiyang, Zoon-Beijing Bio-Spring No. 1(detail), 2013, ink on silk, 5 panels, each 475 x 120 cm
图二  黄致阳《北京生物之春1号》局部,2013年,水墨绢本,475x120cmx5
Huang Zhiyang, Zoon-Beijing Bio-Spring No. 1(detail), 2013, ink on silk, 5 panels, each 475 x 120 cm
图三(左),图四(右)  黄致阳《北京生物之春1号》局部,2013年,水墨绢本,475x120cmx5
Huang Zhiyang, Zoon-Beijing Bio-Spring No. 1(detail), 2013, ink on silk, 5 panels, each 475 x 120 cm
图五(左),图六(中),图七(右) 黄致阳《北京生物之春1号》局部,2013年,水墨绢本,475x120cmx5
Huang Zhiyang, Zoon-Beijing Bio-Spring No. 1, 2014, ink on silk, 9 panels, each 475 x 120 cm
图八  黄致阳《北京生物之春1号》,2014年,水墨绢本,475x120cmx9
Huang Zhiyang, Zoon-Beijing Bio-Spring No. 1(detail), 2013, ink on silk, 5 panels, each 475 x 120 cm
图九(左上),图十(右上),图十一(左下),图十二(右下)  黄致阳《北京生物之春1号》,2013年,水墨绢本,475x120cm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