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

高名潞
冰逸的艺术透露着一种贵族式的优雅。这是一种多年熏陶出来的审美趣味和文化修养,并非来自一种优越安逸的贵族式的生活经历。相反,冰逸在她人生最初的三十年中,经历极其坎坷。幼年父母离异,童年颠簸流离,很少享受正常家庭那样的温暖和呵护。正是这种艰苦的经历,促使她奋发向上,加之天赋卓绝,故以优异的成绩进入耶鲁大学,成为研究生院的高材生。她那篇以楚、汉文化差异为主题的耶鲁论文获得2006年全美博士优秀论文大奖。
 
 
虽然冰逸已经是一位成功的年轻艺术史家,但是她始终钟情于艺术和诗歌创作。大学年代即主修艺术史和艺术创作双学位。作画、写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次展览所展示的四种不同媒介的作品恰恰显示了这种把艺术创作过程。这种方式总是把艺术的物质形式和文化圈的生活方式融合在一起。
 
 
生活似水流年,思绪起伏绵长,景物承合启转,都是无限的和意念化的。所以艺术表现的最佳形式就是长卷。五百罗汉、千里江山,万佛崖——中国人总想把物质的延续形式和无限的精神性融合在一起。融合的过程就是冥想、体味和参悟。更重要的是,这个冥想和体悟是艺术家和欣赏者双方都自觉地承担的。所以,古代艺术都用"卷"的形式,这和文人"雅集"的文化共享方式有关。
 
 
今天,"雅集"作为时尚已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公众的展览和party (派对)。所以,"雅集"不复存在,而长卷也不再流行。然而,冰逸仍极为热衷现代"雅集",她是积极的召集者,而长卷也是她的专擅形式,尽管她不得不把尺 寸加大,以适合现代展览馆的空间。不同的是,古人用"手和眼"观赏长卷,今天人们用"足和眼"欣赏冰逸的长卷。这之间既有速度的差异,也有尺度的差异,最终仍然是美学的差异。"一览无余"代替了"峰回路转"。 但是,这种差异恰恰带给冰逸一种美学创新的可能性和挑战。她努力在长卷中保持整体的视觉美感,同时也在局部和细节中呈现给"阅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品味的空间。所以,她的作品在直观上,总是落花流水般的松散飘逸,原因就是每个局部都既是语义符号,也是故事情节。
 
 
冰逸的作品在给我们讲述一个个似乎带有私密性的故事。所以每个物象都是一个符号,不论是花还是树,都是承载着某个故事的物语,这些故事,来自古诗、古代寓言和小说,但都加上了冰逸自己的"注脚"。
 
 
今天,经过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全球化历程的中国人已经不再习惯贵族品味的私密性审美方式了。"私密"不是私事,它是一种个人冥想的方式,是一种在现代都市中动中求静的"孤寂",是修身的途径。今天,"私密"已经成为都市人保持信仰的唯一方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