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吴文化博物馆“四两千斤:梁绍基、杨诘苍双人展”

四两千斤:梁绍基、杨诘苍双人展

展览时间:2023.02.17-2023.06.11

展览地点:吴文化博物馆公共空间,二楼基本陈列厅

 

 

苏州吴文化博物馆现正举办“四两千斤:梁绍基、杨诘苍双人展”。该展是吴文化博物馆“再问”系列艺术展的首个展览,集合了梁绍基、杨诘苍两位重量级当代艺术家的30余件作品,包括水墨绘画、书法、多媒体影像、艺术装置等多种形式。两位艺术家于博物馆空间中以作品会友、展开对话。

 

展名《四两千斤》,源自两位艺术家的创作特色——他们各自以蚕丝与水墨这两种独具江南特色的传统载体作为创作媒介,讲述世界格局中的中国故事:四两银丝,春蚕收长丝,四两墨笔,墨水传遗迹。

 

他们通过四两巧劲,直击重若千钧的历史之核,以举重若轻的方式牵引出东方的宏大命题,用各自丰富的历史经验、全球化的创作视野以及极具前瞻性的艺术语言,对吴中的历史、中国文人传统及中国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作出了深刻的思辨。

 

杨诘苍选取了过去几十年间创作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用传统笔墨挑战了超乎人们想象的创作,他的作品始终保持了与现实性的关联,指向对普世问题的反思,将人之行动化为笔墨千姿。同时也侧照了馆藏的《吴湖帆字对》与《于右任手书字联》,对“诗书一体、同出心源”的中国传统笔墨艺术作出了现代回答,并以禅宗式的艺术实践,回应中国传统文人精神在全球化时代的价值。

 

《再问·吴地》这一巨幅十六屏书写性作品,是此次杨诘苍为吴文化博物馆在地创作的。艺术家在博物馆工作室二楼玻璃大厅,正对大运河上的千年古桥宝带桥 ,以浓重宿墨写书他所认知的江南先贤、吴地友人和博物馆参观者的名字。其书写风格是他的习惯手法,他称之为“暗书”。杨诘苍历来都以倒笔逆行进行书写,更不忌讳传统书法法规中的“败笔”“烂墨”,而是任由墨汁扩散、滴落,赋予画面以屋漏痕和金石味。作品从白到黑,再从黑到白,显现跨越时空的纪念碑性。

 

此次展出的《千层墨》系列作品,源于杨诘苍1989年为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大地魔术师”展览的现场创作。艺术家沉浸在不断重复和静态的状态中,以简洁的造型将一层又一层的墨汁反复涂抹其上,直至宣纸浸透、变形,使得墨汁几十百遍书染后的造型变得闪烁发亮为止。

 

宣纸和墨水相遇而起的褶皱,墨在反复涂抹的过程使画面达到一种类似雕琢的质感。杨诘苍还通过特定的装裱方法将画满浓重墨色的宣纸托裱在纱布上。这一创作过程将中国绘画解构成最基本的要素:纸、水、墨和行动。《千层墨》既不表现技巧也不突出个性和形象,它展现了一种超越于表现形式的沉思方式。杨诘苍的解释是:“千层墨”沿用宋画“三矾九染”画法,是我的水墨工笔画,将黑(墨)画到白(亮)。

 

《千遍书》是孕育了《千层墨》的早期作品。杨诘苍在宣纸上以各式淡墨、重墨、宿墨、焦墨一层又一层的书写文字在画面中创造出一个个闪亮的黑色表面,与画面的底色相互扩散、交融、发光。

 

2000年之后,杨诘苍放弃自己习惯的而且市场认可的"千层墨"画法,转而"重操旧业"画起了工笔画,他的工笔画看似具象而看着更是抽象的,其中体现作者有道家的修为。用杨诘苍的说法“无论千层墨黑还是绢本重彩,我用的都是宋人的‘三矾九染’道行。”

 

梁绍基怀着对历史和文物的尊重,突破了自己以往的表现语言,巧借吴文化博物馆现有展览序列,取“草鞋山”、“战国古琴”与“银槎杯”等代表性文物中的典型要素,创作全新的蚕丝生态装置,当观众步入“考古探吴中”的展厅,这是承载了千年历史的旅程起点,斗转星移,远古的文明与当下的当下在此碰撞。

 

吴文化博物馆收藏了一件战国古琴,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先秦时期琴乐宝物,然其上无弦。而古琴弦在古代主要以蚕丝制作,梁绍基迁想妙得,找了一块长长的槠木,让蚕虫在跌宕的树表抹上蚕迹,如流环绕雲山。于是古琴在无声之声中照应震响。

 

无论在材质取用或是创作始发上,两位艺术家都擅长以举重若轻的创作手法,讨论宏大的命题,将厚重的人文史、考古史与艺术史凝散为落于展厅四处的无字书中。而作品中特有的当代艺术思维和表达,又巧妙地勾连起文物所承载的历史与观众所感知的当下,与吴文化博物馆现有展览序列互为呼应,构成了和谐而丰富的复调。在当代艺术语言的关照下,延伸自过去而通往未来的吴地文明的车辙,就此徐徐为您展开。

 

更多信息请前往吴文化博物馆官网

2023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