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简介

康春慧1982年出生于新疆乌鲁木齐,2010年毕业于首尔大学,获硕士学位,主修影像艺术。2006年赴新疆克孜尔石窟(公元4至8世纪)研究并临摹早期佛教壁画。克孜尔壁画的绘画材料、技法、风格及题材呈现出高度的融合性,可见中亚——古昌(伊朗境内)、犍陀罗及波斯——起源,以及来自印度和古希腊的历史影响,亦反映出同时代与拜占庭欧洲的艺术交流。康春慧在她的艺术实践中,将这一中亚宗教绘画语言置于当下新疆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学语境之中进行重新解读与诠释。

 

 

新疆

 

康春慧最近的艺术项目以绘画、限地艺术及影像相结合的艺术形式,记录她的作品与特定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她在新疆境内选择了自己曾经去过的八个不同地点,它们在自然环境、文化、宗教、历史、文学、社会学等不同方面对艺术家有着独特的重要性。例如罗布泊,这个历史、考古等多层次社会文化遗址,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最东缘,曾是一片壮阔湖泊,在公元前约1800年到公元9世纪孕育了繁荣的吐火罗文化。法显和尚(337-422年)和马可·波罗(1254-1324年)都曾途经罗布泊,并留下文字记载。上世纪50年代开始,罗布泊上游的塔里木河沿岸人口增多,需水量激增,而后频繁地兴建水库、钾盐矿开采、生态修复、原子弹及氢弹试爆等人类活动最终致使罗布泊干涸,昔日辉煌不复存在。

 

康春慧选择的另一个地点是位于库车的克孜利亚大峡谷。库车在历史上曾是塔里木盆地人口最多的大都市,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连接其他中亚地区,包括波斯帝国的索格底亚纳和大夏古国的巴克特里亚,并融合了南亚、波斯及中国边境地区的诸多文化。库车当地的主要语言吐火罗文就属于印欧语系。“克孜利亚”是维吾尔语“红色山崖”的意思,顾名思义,克孜利亚大峡谷的地貌就是由赭色的泥质沙岩在风沙侵蚀下而形成,奇峰怪石,鬼斧神工。此次限地项目中,康春慧为克孜利亚大峡谷创作的作品中用到的矿物颜料就是从当地的红色沙岩中研磨提取而来,因此这幅作品可以看作是她在这一特定地点的个人体验与感悟的一种记录,反思与回应。而她的颜料则将作品与地点进行直接的、材料上的连接。

 

 

矿物颜料

 

康春慧对大自然、矿物颜料及艺术的共同兴趣在她对中亚宗教绘画的重新诠释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其他艺术家不同,康春慧不用现成的矿物颜料,而是自己研究、探索和制作符合自己绘画需求的矿物颜料,其中很大一部分颜料就取材于克孜尔石窟附近,从取材到粉碎、研磨、过筛、提纯、调和等,所有步骤都亲自实验,力求唯一。而正是通过对制作过程的精细把控,康春慧的颜料色彩强度和色域都更为丰富,从而令她的作品,无论是世俗或宗教题材,都更富有层次感与视觉冲击力。

 

在《须弥》系列中,康春慧通过“褶皱”这一基本形式,对颜色、形状、光线、尺寸以及界限等不同维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与挖掘。衣物或布料的垂坠褶皱是犍陀罗希腊佛教雕塑中的一个关键艺术元素,也构成了早期中国人物画中勾线模式的基础,后来亦成为东亚水墨画的必备要素。康春慧对于褶皱的描绘并未使用传统的线描技法,而是通过颜色变化与明暗对比的手法进行呈现,饱满而立体,这种造型形式常见于南亚、中亚及希腊化时期的彩色绘画中。画中所用的红色和白色颜料(白色背景实为白色颜料绘制,并非留白)也取自克孜尔石窟附近的天然矿石,而康春慧对颜料制作和调配过程的精准把控也令画面所呈现的色彩变化更为细腻丰富。值得一提的是,“须弥”亦指须弥山,是印度教、耆那教和佛教宇宙观中的五峰圣山。许多佛塔和寺庙建筑群中的分形建筑结构,如柬埔寨的吴哥窟(12世纪)和印尼的婆罗浮屠(9世纪)等,都是须弥山所象征的逐层展开的超自然幻象的一种具体体现。这种结构可以说是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吉尔·德勒兹(Giles Deleuze)在其1988年著作《褶皱:莱布尼茨与巴洛克》中提出的“褶皱”理论的一种阐释,只是早于德乐兹近千年。

 

康春慧曾在国内外重要博物馆、画廊及艺术机构举办个展及群展,其中包括:新疆美术馆(2023),武汉美术馆(2022),江苏省现代艺术馆(2021),北京时间博物馆(2021),中国园林博物馆(2021),浙江美术馆(2020),成都博物馆(2019),英国皇家艺术学会年展,伦敦(2018),北京今日美术馆(2017),悉尼大学美术馆(2017),香港大学美术馆(2016)等。康春慧的作品被武汉美术馆,日本秋田县立美术馆,北京嘉德艺术中心,泰康集团,及悉尼亚洲艺术中心等重要机构收藏。